生物膜的形成与载体表面性质(载体表面亲水性、表面电荷、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度)、微生物的性质(微生物的种类、培养条件、活性和浓度)及环境因素(PH值、离子强度、水力剪切力、温度、营养条件及微生物与载体的接触时间)等因素有关。
当细菌形成生物膜时,它们不会偶然聚集在一起。为了形成生物膜,细菌需要相互交流。阻断细菌之间的交流的破坏生物膜形成的一种方法,也被称为群体感应(QS)。群体感应抑制剂阻断细菌通讯信号,阻止细菌聚集。
1.可破坏生物膜的食物有:亚油酸(ω-6)、油酸/橄榄油、蜂蜜、蜂胶(念珠菌生物膜)、苹果醋、辛酸(g+,-,真菌)、甜叶菊、木糖醇、大蒜、麦卢卡蜂蜜、生姜((G+,-))、蔓越莓等。
2.非食物和非药物方法有:臭氧、壳聚糖、N-乙酰半胱氨酸、乳铁传递蛋白、EDTA、锌、铁、锰、镁、月桂醇(g+)、胶体银、沸石(酸性氧化硫硫杆菌)、罗伊氏乳杆菌、柠檬酸盐(柠檬酸钙、柠檬酸镁)、去精胺、消化酶、胰酶加(Trypsin)、沙氏菌蛋白酶(serratiopeptidase)、纳豆激酶等。
3.可破坏生物膜的草药有:穿心莲、姜黄素、小檗碱、肉桂/肉桂醛和肉桂精油、黑孜然油/百里香醌、乳香、香草、银杏、牛至油(香芹酚/香荆芥酚+百里香酚)、槲皮素、芹菜甙元、三羟黄烷酮、圣约翰草、山柰酚、迷迭香酸(高浓度)、黄芩素、苦楝、龙胆紫、山竹(链球菌)、苜蓿、丁香酚(见于丁香精油和肉桂精油中)。
4.其它可破坏生物膜的药有:法呢醇/金合欢醇、D-氨基酸、利血平、利福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