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氧菌检测仪用于检测严格厌氧微生物时,极微量氧气即可破坏检测结果。以下是避免空气污染的关键操作要点及技术手段:
一、检测前准备
1.设备预处理:开机后立即启动内置除氧程序,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清除仪器内残留氧气。部分型号需提前注入惰性气体置换空气,直至传感器显示氧浓度低于规定值。
2.耗材灭菌:所有接触样品的器具(如注射器、培养皿)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,并在无氧环境中冷却。一次性耗材应选用预充氮气包装的产品。
3.环境控制: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,开启前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消毒。工作台面铺设无菌纱布,并备好酒精灯用于局部灼烧工具。
二、核心操作规范
1.快速转移技术:样品采集后需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接种。推荐使用双针头穿刺式进样器,直接穿透橡胶塞将样品注入检测仓,避免暴露于空气。
2.正压保护原理:优质检测仪采用连续氮气吹扫系统,在样品舱维持轻微正压,阻止外界空气渗入。检测完成后,系统自动排出废气并重新充气。
3.分段密封设计:仪器内部设有多道机械密封圈,特别是样品入口和废料出口部位。每次更换样品时,应检查密封垫片是否完好,必要时涂抹真空硅脂增强密封。
三、关键细节管理
1.试剂匹配原则:必须使用专用厌氧培养基,其配方包含还原剂(如半胱氨酸)和氧化指示剂(刃天青)。若颜色未变粉红,表明培养基失效需更换。
2.废液处理规范:检测产生的废液含有活菌,需经消毒后再排放。带有排渣功能的仪器应在关闭电源前完成排渣操作。
3.质控验证方法:每批次检测应设置阳性对照(已知厌氧菌株)和阴性对照(空白培养基)。若对照结果异常,需排查污染源。
四、常见误区纠正
✘反复开闭检测仓查看进度→✔通过观察窗或电子显示屏监控;
✘共用同一吸头进行多次取样→✔每次更换无菌吸头;
✘认为仪器自动除氧可省略人工排气→✔头回使用前必须手动排气至少一次。
五、设备维护要点
每月检查真空泵油位和滤网状态,及时清洗气路管道。每年更换传感器膜片和密封圈。发现检测时间异常缩短或结果不稳定时,需进行泄漏测试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操作规范,可将空气污染对厌氧菌检测的影响降低至可控范围。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厌氧菌检测仪的型号制定标准化流程,并做好操作记录以便追溯问题源头。